草铵膦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草铵膦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下面跟随
一、土壤影响
1、降解与残留:
草铵膦在土壤中能够通过微生物降解而迅速失效,产生3-(甲基磷酸亚基)丙酸(MPP)和2-(甲基磷酸亚基)乙酸(MPA)并释放出二氧化碳。
草铵膦在土壤中的半衰期(DT50)为4~10天,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其残留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适宜的环境下,草铵膦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逐渐分解,zui终转化为无害物质;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如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土壤湿度过大等),可能会形成难以分解的稳定化合物,从而延长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
2、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不同浓度的草铵膦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细 菌、放线菌、真 菌)数量及其土壤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在草铵膦施用量为6L/hm2时,微生物总量达到zui高,其中细 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增加,而真 菌数量变化不显著。
在低浓度(2、4和6L/hm2)草铵膦处理下,被测土壤酶活性均随着草铵膦施用量的增加而zeng大;而在高浓度(8L/hm2)草铵膦处理下,酶活性均受到yi制。
二、水环境影响
1、溶解性与流动性:
草铵膦在水中的溶解性ji好,容易在环境介质中流动转移。
2、水解与光解:
草铵膦在水环境中的水解和光解过程均较为缓慢。
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草铵膦对小球藻、大型溞和斑马鱼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或半数致死浓度(LC50)均大于100mg/L,属于低毒化合物。
短期内草铵膦不会对水生态系统平衡产生明显影响,但在水中长期存在时对水生生物的繁殖和后代生长的影响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